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5:53 点击次数:62
说起中俄之间那笔2.5万亿卢布的粮食大单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俄罗斯那边日子不好过,中国出手帮一把,就跟给它输血似的。
但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,它牵扯到中国自己的粮食安全策略,还戳破了美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的一些老把戏。
2023年10月17日,普京到北京,参加“一带一路”论坛。就在论坛期间,俄罗斯的新大陆粮食公司和中国诚通集团签了合同,俄罗斯承诺12年内供应7000万吨粮食、豆类和油籽,总值2.5万亿卢布,换算成美元大概257亿,人民币1800亿左右。这笔单子是中俄历史上最大的粮食贸易合同。
俄罗斯那边,2023年粮食产量预计1.4亿吨,是苏联解体后第二高的年份,西伯利亚平原成了重要产区。但俄罗斯人口才1.44亿,吃不完这么多,急需出口换外汇。从2022年乌克兰冲突开始,西方禁运把欧洲市场堵死了。
俄罗斯试着找非洲国家,7月在圣彼得堡开峰会,好多非洲领导来了,下了一些订单,但非洲经济弱,买不了多少。只能转向中国。中国粮食自给率超95%,但还是进口不少,主要为了分散风险。以前大豆主要从美国买,后来关系紧张,转向巴西。
现在加俄罗斯,能降低单一来源的风险。这协议还激活了早年的中俄粮食走廊想法,从俄罗斯远东到中国东北,建通道方便运输。
西方媒体一看就炸锅了,说中国这是在给俄罗斯经济续命,等同于输血。确实,俄罗斯当时外汇紧缺,这笔钱帮它稳住阵脚。但对中国来说,这不是单纯帮忙,而是战略布局。粮食进口多元化,能避开潜在的贸易摩擦。
中国大豆进口量巨大,2022年超9000万吨,俄罗斯供应一部分,能平衡市场。协议里包括小麦和大豆,这些是中国需求大的品类。俄罗斯出口结构也调整了,更多面向东方。
现在聊聊美国在这事儿里的角色。历史上,美国企业常通过期货市场影响价格。拿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来说,那年粮食价格暴涨,影响30多个国家,穷国闹饥荒。原因有投机因素,美国的一些大粮商和金融机构玩期货,推高价格。
联合国报告显示,投机资本从股市转到商品市场,加剧波动。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,玉米和小麦占全球大头,但危机时,美国政府也面临批评,说没管好市场。基辛格那句“谁掌握了粮食,谁就掌握了全人类”其实是假的,好多查证显示这是讽刺网站编的,没证据他真说过。但美国确实用粮食当工具,1970年代就提过用粮食援助换政治支持。
针对中国,美国企业试过在粮食贸易上施压,比如大豆市场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,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掉一半,中国转买巴西和阿根廷的。美国想用粮食卡脖子,但中国通过储备和多来源化解了。俄罗斯这笔单子,进一步让中国脱离美国依赖。美国那些老套路,在中俄合作下,基本玩不转了。俄罗斯得到资金,中国得稳定供应,双赢。
协议签了后,执行情况有起伏。2024年,俄罗斯对华农业出口超830万吨,价值74亿美元,小麦和大豆运了不少。中国成了俄罗斯农产品主要买家。但2025年初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锐减,降了十多倍,转向其他国家。整体双边贸易2024年达2400亿美元,增长2%,但2025年前五个月下降8%,俄罗斯碳氢化合物出口少。
粮食方面,2024/25季俄罗斯小麦出口预计4150万吨,比前一年少,因为供应紧。但中俄农业合作没停,2025年3月贸易争端后,黄豌豆出口中国达113万吨。普京2024年5月又访华,谈贸易扩展,2025年6月计划再去,参加区域峰会。俄罗斯经济适应制裁,粮食出口成支柱。中俄关系稳固,美国影响减弱。
这笔单子不光是经济,还牵扯地缘政治。俄罗斯被西方孤立,中国帮它打开市场,等于挑战西方制裁。中国粮食安全提升,进口渠道多,不怕单一国家卡。长远看,全球粮食市场更平衡,BRICS国家推粮食交易所,避开西方定价。俄罗斯想当粮食大国,中国需求大,合作空间广。但波动在所难免,2025年贸易降,说明外部压力大。普京继续领导俄罗斯,到2025年7月还在位,处理内外事宜。
总的来说,这协议解决中国战略痛点,粮食进口不愁,美国那些市场操控把戏失效。不是输血那么简单,而是两国互补。未来博弈还会继续,但中国准备充分。字数统计:约2150字。
上一篇:人民日报锐评宋佳获奖感言:句句不提刘亦菲却句句提醒
下一篇:没有了